立博足球立博进球数预测

立博足球吧

产品中心

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pdf

时间: 2024-11-12 08:21:02 来源:立博足球 作者:立博足球吧

  

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pdf

  《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封边机回转线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7 (22)申请日 2022.10.25 (73)专利权人 莱斯度传动系统科技 (天津) 有限 公司 地址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辛庄创意产业 园区津沽路818号辛庄经济服务中心 110-18 (72)发明人 孙舒婷王祥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专利代理师 秦琼 (51)Int.Cl. B27N 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封边机回转线)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 涉及传送带固定的技术领域, 其包括套设在型材 侧壁四周的带体, 带体的其中一侧沿其宽度方向 均匀分布有若干卡齿, 所述带体首尾相接, 所述 带体设置有所述卡齿的一侧位于内侧, 所述卡齿 上端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加导条。 本实 用新型通过在带体的一侧设置卡齿以及能够嵌 设在型材侧壁上的加导条, 将带体牢固且稳定地 卡紧在型材上, 有很大效果预防带体发生脱落, 提高带 体的使用稳定。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8857258 U 2023.04.14 CN 218857258 U 1.一种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 其特征是: 包括套设在型材侧壁四周的带体(1), 带体。

  3、 (1)的其中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卡齿(11), 所述带体(1)首尾相接形成环状, 所述带体(1)设置有所述卡齿(11)的一侧位于内侧, 所述卡齿(11)上端沿所述带体(1)的长 度方向设置有加导条(12)。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 其特征是: 所述加导条(12)呈T 型设置, 用于卡接于型材的侧壁, 同时所述加导条(12)与型材侧壁之间滑动连接。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 其特征是: 所述加导条(12)T型 的头部宽度为1820cm, 所述加导条(12)T型尾部的宽度为1416cm。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边机回转线、带, 其特征是: 所述带体(1)为聚氨 酯材质带体(1), 所述卡齿(11)为聚氨酯材质卡齿(11), 所述加导条(12)为聚氨酯材质加导 条(12)。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 其特征是: 所述卡齿(11)均成梯 形状设置。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 其特征是: 所述带体(1)的两端 通过一组带轮(2)固定在型材上, 所述带轮(2)上设置有一圈凹槽(21), 所述凹槽(21)与所 述加导条(12)相契合, 且所述凹槽(21)与所述加导条(12)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带轮(2)位于 所述凹槽(21)两侧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所述卡齿(11)相啮合的。

  5、卡槽(22)。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 其特征是: 所述卡槽(22)的宽度 为1214cm。 8.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 其特征是: 所述带轮(2)中间位 置的内径为3738cm, 所述带轮(2)两侧位置的内径为4748cm。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8857258 U 2 一种封边机回转线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送带固定的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封边机回转线 封边机是土木机械的一种, 属实木机械类, 封边机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封边用的。 将 传统的手工操作流程用高度自动化的机械完成。

  6、的。 包括直面式异形封边中的输送涂胶贴 边切断前后齐头上下修边上下精修边上下刮边抛光等诸多程序。 0003 封边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封边机上一定要通过传送带带动回转线进行回转, 完成封边工 作。 当前的封边机运行时, 传送带竖直位于封边机侧边, 在使用时会导致传送带发生脱落, 无法稳定进行封边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 利用封边机侧边的型材对传送带进行 固定, 来提升传送带在使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 包括套设在型材侧壁四周的带体, 带体的其中一侧沿 其宽度方向。

  7、均匀分布有若干卡齿, 所述带体首尾相接形成环状, 所述带体设置有所述卡齿 的一侧位于内侧, 所述卡齿上端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加导条。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使用封边机时, 通过将带体套设在型材四周的侧壁上, 利用带体侧壁上的加导条, 使带体能够平稳的卡紧在型材的侧壁上, 防止带体从发生脱落, 提高带体的稳定性, 从而是封边机能够平稳地进行工作。 0008 可选的, 所述加导条呈T型设置, 并卡接与型材的侧壁, 同时所述加导条与型材侧 壁之间滑动连接。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加导条设置为T型, 是加导条T型头部的一端能够卡紧 在型材的侧壁上, 从而防止加导条从型。

  8、材的侧壁上脱落, 有效提高加导条的使用稳定性。 0010 可选的, 所述加导条T型的头部宽度为1820cm, 所述加导条T型尾部的宽度为14 16cm。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加导条T型头部的宽度设置为1820cm, 尾部的宽度设 置为1416cm, 使加导条的头部卡紧在型材侧壁的同时, 使加导条的尾部能够牢固地固定在 带体上, 保证加导条在使用的过程中与带体之间的强度, 提高加导条的稳定性。 0012 可选的, 所述带体为聚氨酯材质带体, 所述卡齿为聚氨酯材质卡齿, 所述加导条为 聚氨酯材质加导条。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将带体、 卡齿和加导条均设置为聚氨酯材质,。

  9、 利用聚 氨酯材质良好的稳定性、 耐化学性、 回弹性和力学性能等优良性能, 来保证带体的正常使 用。 0014 可选的, 所述卡齿均成梯形状设置。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8857258 U 3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卡齿设置为梯形状, 使卡齿能够与型台侧壁上的卡槽 进行啮合, 并增大相邻卡齿之间的间距, 提高卡齿和型材之间的接触面积, 避免型材与卡齿 之间卡死, 有效提升带体的使用稳定性。 0016 可选的, 所述带体的两端通过一组带轮固定在型材上, 所述带轮上设置有一圈凹 槽, 所述凹槽与所述加导条相契合, 且所述凹槽与所述加导条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带轮位于 所述。

  10、凹槽两侧的位置上均设置有所述卡齿相啮合的卡槽。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型材的两端设置一组带轮, 利用一组带轮带动带体沿 着型材的侧壁进行移动, 同时加导条卡紧在带轮的凹槽内, 并随着带体的移动, 加导条在凹 槽内进行移动。 同时带体上的卡齿沿着带轮上的卡槽快速进行移动, 提高带体移动过程中 的便捷性。 0018 可选的, 所述卡槽的宽度为1214cm。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将卡槽的宽度设置为1214cm, 使卡齿能够稳定卡接 在卡槽内, 提高卡齿的稳定性。 0020 可选的, 所述带轮中间位置的内径为3738cm, 所述带轮两侧位置的内径为47 48cm。 00。

  11、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将带轮设置为两侧内径大, 中间内径小的转动轮, 使 带轮能够稳定固定在型材的两端, 提高带轮的使用稳定性。 0022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 1.通过在带体的一侧设置卡齿以及能够嵌设在型材侧壁上的加导条, 将带体牢固 且稳定地卡紧在型材上, 有很大效果预防带体发生脱落, 提高带体的使用稳定性; 0024 2.通过将加导条设置为T型, 并将T型加导条的头部卡紧在型材侧壁, 尾部固定在 带体上, 将带体和型材之间稳定连接, 提高带体的稳定性; 0025 3.通过在型材的两端设置一组供带体快速沿着型材侧壁进行移动的带轮, 使带体 两。

  12、端卡紧在带轮上, 并利用带轮控制代替快速进行移动, 提高带体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送带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说明: 1、 带体; 11、 卡齿; 12、 加导条; 2、 带轮; 21、 凹槽; 22、 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 详细的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 有其它实施方式, 都。

  13、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30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封边机回转线, 一种封边机回转线的收尾固定连接, 并将 带体1套设在封边机型材侧壁的四周, 位于带体1内侧的侧壁上沿其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8857258 U 4 干卡尺, 若干卡尺沿着带体1长度的方向等距分布, 且若干卡齿11均为梯形状设置, 以便于 卡齿11能够稳定卡紧在型材的侧壁, 并与增大与型材的接触面积, 防止卡齿11卡死在型材 上。 同时在卡齿11上设置有沿带体1长度方向的一。

  14、根加导条12, 加导条12呈T型设置, 且加导 条12与型材的侧壁之间滑动连接。 带体1的为聚氨酯材质的带体1, 卡齿11为聚氨酯材质的 卡齿11, 加导条12为聚氨酯材质的加导条12。 0033 参照图2, 型材上通过设置一组分别固定在其两端的带轮2, 带体1通过一组带轮2 沿着型材的四周进行移动。 带轮2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一圈供加导条12卡紧并滑动的凹槽 21, 在凹槽21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卡齿11相啮合的卡槽22。 0034 实施例1 0035 一种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 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0036 (1)取宽度为40cm的聚氨酯材质带体1, 在带体1的其中一侧切削若干沿带体1宽度 方向延。

  15、伸的卡齿11, 将若干卡齿11均切削为梯形状并将卡齿11的表面打磨光滑, 同时使若 干带体1沿带体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0037 (2)取T型的加导条12, 将加导条12的头部切削打磨至宽度18cm, 尾部切削至宽度 14cm, 随后将加导条12的尾部置于带体1有卡齿11的一侧, 且加导条12沿着带体1的长度方 向放置, 随后利用焊枪将加导条12焊接在带体1的卡齿11上。 0038 (3)将带体1设置有卡齿11和加导条12的一侧朝向型材, 使带体1套设在型材四周 的侧壁上, 并使加导条12卡紧在型材内, 卡齿11与型材侧壁上的卡槽22相啮合, 并在带体1 完全套设在型材上后, 将带体1的首尾通。

  16、过焊接固定连接。 0039 (4)将带轮2内径的中间位置切削为37cm, 带轮2内径的两侧切削为47cm。 同时整个 带轮2的宽度为40cm, 带轮2凹槽21的宽度加工为14cm, 其两侧的卡槽22宽度均为13cm。 0040 (5)将带体1的两头分别套设在型材两端的带轮2上, 使带体1两端的卡齿11分别卡 紧在带轮2的卡槽22内, 同时将带轮2上的凹槽21对准型材侧壁上供加导条12滑动的滑槽 内, 以便于加导条12在移动至带轮2的位置上能快速滑入凹槽21内, 并通过带轮2控制带 体1进行移动。 0041 实施例2 0042 一种封边机回转线同步带, 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0043 (1)取宽。

  17、度为40cm的聚氨酯材质带体1, 在带体1的其中一侧切削若干沿带体1宽度 方向延伸的卡齿11, 将若干卡齿11均切削为梯形状并将卡齿11的表面打磨光滑, 同时使若 干带体1沿带体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0044 (2)取T型的加导条12, 将加导条12的头部切削打磨至宽度20cm, 尾部切削至宽度 16cm, 随后将加导条12的尾部置于带体1有卡齿11的一侧, 且加导条12沿着带体1的长度方 向放置, 随后利用焊枪将加导条12焊接在带体1的卡齿11上。 0045 (3)将带体1设置有卡齿11和加导条12的一侧朝向型材, 使带体1套设在型材四周 的侧壁上, 并使加导条12卡紧在型材内, 卡齿11与。

  18、型材侧壁上的卡槽22相啮合, 并在带体1 完全套设在型材上后, 将带体1的首尾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0046 (4)将带轮2内径的中间位置切削为38cm, 带轮2内径的两侧切削为48cm。 同时整个 带轮2的宽度为40cm, 带轮2凹槽21的宽度加工为16cm, 其两侧的卡槽22宽度均为12cm。 0047 (5)将带体1的两头分别套设在型材两端的带轮2上, 使带体1两端的卡齿11分别卡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8857258 U 5 紧在带轮2的卡槽22内, 同时将带轮2上的凹槽21对准型材侧壁上供加导条12滑动的滑槽 内, 以便于加导条12在移动至带轮2的位置上能快速滑入凹槽21内, 并通过带轮2控制带 体1进行移动。 0048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故: 凡 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8857258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218857258 U 7 。